我国实施的新婚姻法规定“一方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改变了婚姻法“婚前财产几年后将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有的人会选择婚前财产公证外,那还有什么招可以保护自己的婚前财产呢?
1.婚前财产公证
婚前财产公证是指未婚夫妇在婚姻登记前达成协议并办理公证。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时,当事人应当向居住地或者协议签订地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申请人身份证明;婚前财产公证协议;相关产权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财产都需要公证。一般来说,更容易证明的财产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如房地产。不过一些贵重动产,如玉石、金银珠宝、存款等,其产权随时处于变化状态,因此最好进行公证。
2.签订婚前协议
婚前财产协议可以是男女在结婚登记前,就婚前、婚后财产所有权达成的协议。
3.保存个人婚前财产证据
一般来说,汽车、房地产、存折、公司股份等财产的日期是有据可查的。只要早于结婚登记日,就可以认定为个人婚前财产。其他动产,如珠宝、古董、家电等,最好提供正式发票作为有利证明。如果没有发票,也可以通过合同、支付凭证、收据等证明。
不得不提醒,婚前财产婚后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以下情况将婚前个人财产转化为婚后财产:
①婚前存款婚后到期,取出再存入;
②婚前的钱在婚后买车;
③婚前房产婚后变卖;
④婚前投资股市,婚后在股市上不断操作获利。
但是,只要一方能够证明婚后取得的财产是由婚前财产转化而来的,仍然被视为婚前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