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521079629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法律知识

继承律师咨询/民法典继承诉讼时效是几年?

  根据最新《民法典》规定,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的民事法律制度。即,过了时效再起诉,除非对方自愿,否则权利人丧失胜诉权。

  发生继承后,继承人应及时协商进行财产分割;对协商不成,建议及时考虑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以免过了诉讼时效,自身的权利得不到法院的保护。

  诉讼期限是对该继承不满提出的诉讼时开始计算的。也就是说,被侵犯的那一方一旦发现自己被侵犯了,对其提出了侵犯诉讼的,借助法院的保护向侵犯的人处以相对应处罚,但是从提出诉讼开始,这个合法的行使权力有效期是再来三年内,如果超过诉讼开始后三年的。将失去行驶这个权利的权利,同时也就是会失去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利的保护。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遗产继承律师咨询/子女如何继承父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