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521079629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共同债务纠纷/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离婚后怎么还?

  案情简介

  小王开了一家皮鞋厂,2025年1月皮鞋厂经营陷入困难,为了周转小王向小刘借款30万元,并出具借条一份。借款到账后,18万元被小王用于支付拖欠的货款,12万元用于支付拖欠的员工工资。但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小王却迟迟未能归还借款。小刘几经催讨,小王均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无奈之下,小刘只能起诉至法院,要求小王归还剩余借款28万余元及利息,并要求小王的前妻小程和皮鞋厂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

  小王和小刘的借贷关系合法有效,小王应履行归还借款和利息的义务。关于小王的前妻小程和皮鞋厂应否承担案涉债务共同偿还责任问题。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也包括共同生产经营活动。

  本案中,虽然小王以个人名义向小刘借款,但该借款全部用于公司经营所需,而小王为一人独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公司经营获得的财产属于家庭生活收入来源,其与其妻小程未举证证明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也未举证证明案涉借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且本案借贷关系发生在二者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据此可认定案涉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小程应当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小王所借款项用于个人独资设立的公司的生产经营,故本案构成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建立民间借贷合同关系,且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形,即公司系实际用款人及共同借款人,依法应对案涉借款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小王、小程及皮鞋厂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小刘借款28万余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本案是一起因一人公司经营借款引发的债务纠纷,核心争议在于小王的前妻小程及皮鞋厂是否需对借款承担共同还款责任。法院通过对借款用途、夫妻关系及公司性质的综合分析,明确了多方主体的责任边界,为类似案件的法律适用提供了典型指引。

一、案件核心事实与争议焦点

1. 基本事实梳理

  • 借贷关系:2025 年 1 月,小王(皮鞋厂法定代表人、唯一股东)向小刘借款 30 万元,借条为个人名义出具,借款实际用于皮鞋厂支付货款(18 万元)和员工工资(12 万元)。

  • 还款情况:小王逾期未还,尚欠 28 万余元及利息,小刘起诉要求小王、前妻小程(借贷发生在婚姻存续期间)及皮鞋厂共同还款。

  • 主体关联:皮鞋厂为小王独资设立的一人公司;小王与小程在借贷期间为夫妻关系,无婚后财产分别所有的约定。

2. 争议焦点

  1. 小王以个人名义借款用于一人公司经营,是否构成夫妻共同债务,小程需否承担责任?

  2. 皮鞋厂作为一人公司,是否应对法定代表人的个人借款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二、法院裁判逻辑:债务性质与责任主体的法律认定

1. 小程承担夫妻共同债务的核心依据

法院适用《民法典》第 1064 条认定案涉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逻辑链如下:


  • 债务发生时间:借贷关系发生在小王与小程婚姻存续期间,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时间要件。

  • 借款用途与家庭关联:借款全部用于皮鞋厂经营,而皮鞋厂为小王独资公司,其经营收益直接构成家庭生活收入来源(即 “共同生产经营”)。根据《民法典》规定,“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包括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故该借款属于为家庭共同利益所负债务。

  • 举证责任倒置:小王与小程未举证证明 “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归各自所有”(即约定分别财产制),也未证明借款 “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综上,即使借款以小王个人名义出具,但因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小程需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2. 皮鞋厂承担共同还款责任的认定理由

法院认定皮鞋厂为共同借款人,依据在于 “个人名义借款用于企业经营” 的责任连带规则:


  • 实际用款主体:30 万元借款全部用于皮鞋厂支付货款和工资,公司是借款的实际受益方和用款人。

  • 一人公司的特殊性:小王作为一人独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唯一股东,其个人与公司人格高度混同,公司经营与个人利益紧密绑定。在此情况下,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为公司经营借款,公司应视为共同借款人。

  • 法律后果: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借款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借人可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故皮鞋厂需与小王共同偿还借款。

三、核心法律要点:《民法典》第 1064 条的实践解读

本案的裁判核心围绕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展开,需重点把握《民法典》第 1064 条的三大适用情形:

1.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定类型

债务类型认定标准本案适用情形
共签或追认之债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如签字、口头认可等)。本案无小程签名或事后追认,但符合其他类型要件。
家庭日常生活之债一方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如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法院将 “一人公司经营” 纳入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因公司收益用于家庭生活。
共同生产经营之债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日常生活需要,但用于共同生产经营或基于共同意思表示。借款用于皮鞋厂经营,而公司经营属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故落入此类情形。

2.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 的扩张解释

法院将 “一人公司经营” 纳入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体现了对 “共同生产经营” 的实质认定:


  • 一人公司的股东与公司利益高度一致,经营收益直接用于家庭生活的,公司经营可视为 “家庭经济活动的延伸”;

  • 若夫妻未约定财产分别所有,可推定公司经营产生的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除非举债方或配偶能证明借款与家庭无关。

3. 一人公司与股东的责任边界提示

本案为一人公司股东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警示:


  • 一人公司需严格区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建立独立财务制度,避免人格混同(如单独开设公司账户、规范资金往来);

  • 股东以个人名义为公司借款时,应明确约定借款主体为公司,或由公司出具共同还款承诺,避免个人与公司责任不清。

四、案件启示:借贷纠纷中的风险防范建议

  1. 出借人角度
    • 借款时明确用途,要求公司出具《共同还款承诺书》,或在借条中注明 “借款用于 XX 公司经营”,锁定公司责任;

    • 对已婚借款人,可要求其配偶出具追认声明,明确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降低追偿风险。

  2. 借款人(含夫妻)角度
    • 夫妻间若约定财产分别所有,需书面约定并书面告知债权人,否则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 一人公司股东应规范财务操作,避免个人账户与公司账户混同,防止公司债务牵连个人或家庭。

  3. 企业角度
    • 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借款时,公司应通过股东会决议、借款协议等形式明确公司责任,避免事后争议;

    • 一人公司需定期审计财务,留存经营与个人财产独立的证据,防范人格混同风险。


本案通过司法实践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中 “共同生产经营” 的认定标准,以及一人公司与股东的债务连带规则,为民间借贷中多方主体的责任划分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提醒市场主体在借贷活动中注重法律风险的提前防范。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继承纠纷案件法律解析:夫妻共同财产认定、遗嘱效力与赡养义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