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倡信律师事务所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5210796290
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十年失联母爱盼归:律师助力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守护亲情与权益

“妈妈,这十年我总对着旧照片喊您,您到底去哪了?” 吉林省榆树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审判庭的法庭内,15 岁的小谭(化名)望着云端庭审视频里的女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压抑多年的哽咽。这起跨越十年的抚养费纠纷,不仅是一场亲情的寻回之旅,更折射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专业婚姻家庭律师的关键作用。

一、案件背景:十年失联的母爱与难承的抚养压力

2015 年,小谭父母周某与谭某协议离婚,5 岁的小谭由父亲谭某抚养。起初周某尚偶尔联系孩子,后续却彻底失联 —— 电话空号、住址不明,十年间从未履行抚养义务。随着小谭升入高中,学费、生活费骤增,仅靠谭某打零工难以支撑;更让人心疼的是,小谭因长期缺失母爱,性格日渐沉默,深夜常对着旧相册喃喃 “想妈妈”。为找回母爱、缓解经济压力,谭某决定带小谭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抚养费。

二、律师在抚养费纠纷中的核心作用:从 “找人” 到 “维权”,全程护航

在类似小谭的未成年人抚养费纠纷中,专业婚姻家庭律师并非仅 “代理开庭”,而是从案件启动到执行的全流程提供关键支持,具体可做以下工作:

1. 前期案情梳理与策略制定:明确维权方向

律师接案后,会第一时间梳理核心问题 —— 本案中,“找到失联的母亲周某” 是追索抚养费的前提,“证明十年未支付抚养费的事实” 是关键,“兼顾小谭的情感需求(找回母爱)” 是额外重点。基于此,律师会制定分阶段策略:先通过合法途径排查周某线索,再固定抚养义务相关证据,最后在诉讼中同步推动亲情沟通。

2. 调查取证:破解 “找人难、举证难” 痛点

本案中,周某身份信息陈旧、联系方式失效,是最大阻碍。此时律师可发挥专业优势:

  • 协助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对接派出所核查周某户籍变动、近期活动轨迹,联动通信运营商调取关联手机号、社交账号;

  • 收集小谭的抚养开支凭证(学费单、生活费记录)、谭某的收入证明,证明 “抚养费缺失导致的经济困境”;

  • 固定小谭的成长记录(照片、学校证明、心理评估报告等),佐证 “母爱缺失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后续调解或判决争取更有利结果。

3. 庭审代理与调解沟通:平衡法律权益与情感需求

庭审中,律师不仅要依法主张抚养费(包括补付十年未付部分、后续每月支付金额),更会关注小谭的情感诉求:

  • 代为陈述案件事实时,重点强调 “父母抚养义务的法定性”,同时传递小谭对母爱的渴望,避免案件沦为单纯的 “钱款纠纷”;

  • 若对方(周某)提出 “生活困难”“联系不上孩子” 等辩解,律师会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理性反驳不合理理由,同时为双方搭建沟通桥梁 —— 如本案中,律师可协助传递周某的愧疚与解释,缓解小谭的抵触情绪,为调解创造条件。

4. 后续权益保障:确保判决 / 调解协议落地

达成和解协议后(如周某承诺补付抚养费、定期探望),律师会协助审查协议条款,明确支付时间、方式、探望频率等细节,避免后续产生争议;若周某未按约定履行,律师可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保障小谭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律师解读:抚养费纠纷背后的法律要点

结合本案,婚姻家庭律师从法律层面解读三大核心问题,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

1. 父母离婚后,抚养义务是否 “随离婚消失”?

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本案中,周某虽与谭某离婚,但对未成年的小谭仍负有法定抚养义务,即使失联十年,也不能免除支付抚养费的责任 —— 这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受 “是否联系得上孩子”“生活是否困难” 等因素的绝对影响(若确有经济困难,可申请酌情调整抚养费金额,但需提供充分证据,且不能完全拒绝支付)。

2. 抚养费的追索范围:只能要 “未来的”,还是能补 “过去的”?

解读:抚养费的追索包括 “已实际产生但未支付的部分” 和 “未来应支付的部分”。本案中小谭主张 “补付十年未付的抚养费”,符合法律规定 —— 根据司法实践,未成年人可在年满 18 周岁前,追索未成年期间父母未支付的抚养费,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因抚养费涉及未成年人的基本生存权,属于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后续每月的抚养费金额,通常会结合当地生活水平、孩子实际需求、父母经济能力综合确定。

3. “探望权” 与 “抚养费” 能否绑定?拒绝探望能否拒付抚养费?

解读:不能。探望权是父母的权利,抚养费是父母的义务,二者并非 “对等交换”—— 即使周某未探望小谭,也不能以此为由拒付抚养费;同理,谭某也不能因周某未支付抚养费,就拒绝其探望小谭。本案中,律师会引导双方明白:探望权的实现(周某定期探望小谭),不仅是父母的权利,更是满足未成年人情感需求的重要方式,与抚养费的支付相辅相成,共同保障小谭的健康成长。

四、结语:法律是底线,亲情是归宿

小谭的案件最终以 “周某补付抚养费、定期探望” 圆满落幕 —— 书桌前的新笔记本、放学路上的亲子通话、餐桌上的点心,都见证着亲情的回归。这起案件不仅是一次抚养费的追索,更是一次未成年人权益的守护:专业律师的介入,既用法律底线保障了小谭的物质需求,又用理性沟通修复了破碎的亲情,真正实现了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若您正面临类似的抚养费纠纷、抚养权争议,或需要协助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婚姻家庭律师 —— 法律不仅能为您争取合法权益,更能为亲情的修复与孩子的成长,搭建坚实的保障桥梁。


声明: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本网部分内容可能涉及转载或摘录于网络,但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经本网核实后将会第一时间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离异父母能否继承孩子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