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意义】
法院调解在化解复杂家庭纠纷中的关键作用:在涉及多方利益且争议长期存在的家庭纠纷中,法院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充分发挥
其活性和综合性优势。法院调解并非简单地依据既定规则进行裁决,而是深入了解各方诉求和矛盾根源,通过释法说理、情感疏导等多种方式,促使当事人达成自愿和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纠纷,还能最大程度地修复受损的亲情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与单纯的判决相比,更具社会效果和人文关怀。灵多部门联动解决纠纷模式的示范价值: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时,单一部门往往难以全面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案中,石油人民法庭联合街道社区、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共同开展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法庭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调解技巧,街道社区熟悉当地民情且具备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油田服务中心掌握相关政策和款项发放流程。这种多部门联动的模式为解决类似纠纷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有助于提高纠纷解决效率,降低社会矛盾化解成本,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案情简介】
事情追溯到 20 多年前,许某作为吐哈油田职工,与第一任妻子育有三个子女。不幸的是,第一任妻子因病离世,几年后,许某与陈某再婚,陈某带着一个子女走进了这个家庭。此后,许某与陈某及陈某带来的孩子共同生活,直至 2013 年,许某因病去世。
许某去世后,根据吐哈油田相关规定,应向其家属发放抚恤金、丧葬费共计 5.9 万余元。然而,家属们对于这笔款项的分配产生了巨大分歧。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多次催促家属领取款项,但由于各方在分配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该笔款项一直存放在服务中心。期间,街道社区多次介入调解,均未能成功化解矛盾,而家属们又因各种原因不愿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这一纠纷就此搁置了长达 12 年之久,给各方都带来了困扰。最终,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无奈之下,向石油人民法庭求助。
【法院调解与解决过程】
石油人民法庭庭长张雪雷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立即联合街道社区、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登门走访。调解团队采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别与各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调解法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次耐心地向当事人释法说理,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合理分配款项的依据。同时,注重情感疏导,以温情司法缝合破碎的亲情。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考虑到陈某年龄较大且无固定收入,许某的三个子女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和宽容,主动表示将大部分款项分配给陈某。
在法官的见证下,家属们放下了多年的恩怨,握手言和。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也按照协议约定的数额,将款项分别发放到了家属们手中。至此,这起长达 12 年的纠纷得到圆满化解,困扰吐哈油田共享服务中心多年的 “头疼事” 终于得到妥善解决,于是出现了吐哈油田公司负责人向法院赠送锦旗致谢的温馨一幕。
【法院决心与未来展望】
“新的一年,伊州区人民法院石油法庭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先行调、和为贵’司法理念,积极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前沿阵地’作用,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用司法温情将纠纷化解在最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3 月 15 日,伊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文婷坚定地表示。这不仅是对此次成功调解案件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郑重承诺。伊州区人民法院石油法庭将继续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创新纠纷解决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多的司法力量。